如果以为内容不错,请点个关注和转发,天天都有文化相关文章和知识更新。谢谢朱自清(1898年11月22日—1948年8月12日),原名自华,号秋实,后更名自清,字佩弦。
中国近代散文家、诗人、学者、民主战士。原籍浙江绍兴,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(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),后随祖父、父亲定居扬州,自称“我是扬州人”。1916年中学结业并乐成考入北京大学预科。
1919年开始揭晓诗歌。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《背影》出书。
1932年7月,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。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,年仅50岁。急忙/朱自清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;杨柳枯了,有再青的时候;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 候。
可是,智慧的,你告诉我,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?——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:那是谁?又藏在那边呢?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——如今又到了那里呢?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几多日子,但我的手确乎是徐徐空虚了。在默默里算着,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,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,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,没有声音,也没有影子。
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。去的只管去了,来的只管来着;去来的中间,又怎样地急忙呢?早上我起来的时候,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。太阳他有脚啊,轻轻悄悄地挪移了;我也茫茫然随着旋转。
于是——洗手的时候,日子从水盆里已往;用饭的时候,日子从饭碗里已往;默默时,便从凝然的双眼前已往。我觉察他去的急忙了,伸脱手遮挽时,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已往,天黑时,我躺在床上,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,从我脚边飞去了。
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,这算又溜走了一日。我掩着面叹息。可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。
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,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?只有彷徨而已,只有急忙而已;在八千多日的急忙里,除彷徨外,又剩些什么呢?已往的日子如轻烟,被微风吹散了,如薄雾,被初阳蒸融了;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?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?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,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?但不能平的,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?你智慧的,告诉我,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?创作配景《急忙》写于1922年3月,恰逢“五四”运动落潮期。其时的“五四”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,忙于追求进步;他们备受其时政治情况的压迫,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;他们苦恼、彷徨, 却在岑寂的沉思后,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。“五四”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,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愿宁可于迷恋。朱自清站在他的“中和主义”态度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。
作者认为:“生活中的种种历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——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!每一刹那在连续的时间里,有它相当的位置。”(朱自清《给俞平伯的信》一文中的内容)朱自清依托春景引发心田情感,借助想象释怀优美。
喜欢的朋侪可以点赞和转发,也可以在下面留言和小编交流。谢谢。
本文来源:博亚体育app下载-www.edutainmentworkshop.com